1.jpg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
2.jpg

  Chengdu Giant Panda Breeding Research Foundation
3.jpg

j.jpg
4.jpg

  一. 資助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物園以及相關的科研機構(院校、保護區等單位或機構)從事大熊貓等中國特有瀕危珍稀動物圈養繁育、種群建立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相關的專案。

  二. 資助與本基金會宗旨相關的資料、文獻及著作等編輯、出版專案。
5.jpg

  1987年6月16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批准成立,1993年12月17日在四川省民政廳重新登記註冊。

21.jpg

6.jpg

  自成立以來,基金會廣開渠道,通過各種方式向海內外愛心人士、企業及保護組織等爲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籌集保護資金逾億元;資助包括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成都動物園、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在內的多個大熊貓保護研究機構、動物園、自然保護區、科研院所、保護組織開展大熊貓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飼養管理、繁殖育幼、疾病防治、營養、生殖內分泌、保護遺傳及生態等多學科領域的科研、能力建設和保護教育等方面項目達220余項;培養從事大熊貓保護科研人員906名。

22.jpg

 通過基金會的直接和引導性資助,被資助單位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並在國內、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大量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其中,僅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就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8項、省部級科技成果26項、市級科技成果32項;先後出版《大熊貓生殖與疾病研究》、《大熊貓的生殖生理及人工繁殖》、《大熊貓遷地保護:理論與實踐》等專著18本,並在國際國內各重要雜志發表包括“大熊貓全基因組序列”、“大熊貓線粒體DNA全序列”、“華南虎保護遺傳學研究”等相關論文逾400篇,成爲了國內外公認的開展圈養大熊貓保護科研綜合實力最強、取得科技成果最多、應用推廣效果最好的單位。

尤其是在大熊貓遷地保護方面,在繁殖育幼、疾病防治、遺傳管理等領域取得了衆多標志性成果,其中“大熊貓雙胞胎育幼研究”、“大熊貓出血性腸炎病原及防治研究”、“大熊貓DNA指紋探針研究及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圈養大熊貓人工授精技術的研究”、“ 大熊貓輪狀病毒的診斷及防治研究”等代表性科技成果,原創性地解決了多項大熊貓保護世界性難題,引領了圈養大熊貓保護事業的技術進步。

24.jpg

  與此同時,基金會在大熊貓保護研究機構、動物園、自然保護區、科研院所、保護組織的能力建設方面也給予了長期支持。
基金會先後支持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二、三期工程建設,資助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成都大熊貓博物館;1997年,基金會和國家計委、國家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廳、成都市計委共同資助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四川大學在國內率先建立了瀕危動物保護研究領域的開放實驗室;2007年,該實驗室成功獲批“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同時,為進一步實現大熊貓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為圈養大熊貓提供良好的野化訓練場所和優質的適應性過渡放養條件,基金會於2010年資助了“中華熊貓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專案建設。

25.jpg

  在基金會大力支持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目標是發展一個自我維持的大熊貓種群,支持其野外種群的長期生存計劃。依靠科技進步,通過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以20世紀80年代搶救留下的6只病、餓大熊貓爲基礎,截至2015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已繁育大熊貓148胎227仔,建立了現存152只的全球最大圈養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群。基地也成爲了中國政府實施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遷地保護工程的主要示範性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貓科研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爲一體的大熊貓等瀕危動物保護研究機構,兩次榮膺聯合國規劃署“全球500佳”稱號以及“中華綠色科技金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多項殊榮,並建有“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6.jpg